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(1193字)
“疼……”
肩胛骨上的刺痛让我从混沌中渐渐清醒过来。睁开眼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色,漫天黄沙飞扬,我挣扎着想要坐起来,但肩膀的剧痛,让我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徒劳。
仿佛有什么动静,是有人发现了我吗?我侧头一看,匍匐着向我靠近的,竟然是一个汉军打扮的将军。他的脸就在我眼前咫尺之处,我不敢相信,这张稚嫩的脸,会穿上一身大将军的服装。他,难道是霍将军?
他扶我坐起来,喂了我两口水。然后说:“又多了一个幸存的士兵。”
我这才发现遍地都是尸体和血迹,远处还有一队和我同样打扮的士兵向我走来,在我面前站住,向那个青年将军行礼:“报告霍将军,别处再无一人生还。”
这时我恍惚记起,我从21世纪穿越而来,成为霍将军麾下的一名士卒。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仰望霍将军。说他乳臭未干并不为过。他那并不丰满厚实的肩膀真的能担当将军的重任吗?能担当大汉兴亡的重任吗?
黄沙……血腥……边关……大汉军服……霍将军……我正与霍去病将军并肩作战?我的脑子尚未完全清醒,但已容不得多想,烈日炎炎,穿戴着沉重的盔甲,加上左肩中箭,我再度昏死过去。
醒来时已在营帐之中,肩头已有人用白布裹好,那一队残兵围在一起,中间是霍将军。“
这是一场生死之战。家国一体,有国才有家,我为将,尔为卒,你们可以离开,但我不可。陛下赏赐我良田美宅,我却依然无家可归,匈奴未灭何以家为!”
好一个“匈奴未灭何以家为”!少年将军出语不凡。此时,钦佩代替了怀疑。正想看身边人作何反应,只听得将士们齐声答应:“吾等愿随将军坚守阵地,誓死不归!”
此时已是傍晚时分,暮色降临,将军身边的十几个人围坐到一起,相互支撑着,以馍为食,以雪解渴,稍作休整后,连夜继续向漠北挺进。
后事不敢去想,但霍将军的前功世人皆赞,皇上嘉奖,赏赐的良田美宅无人能及。
霍将军率部且行且战已有两千多里,共歼敌七万多人,俘虏匈奴王爷三人。一路追杀,来到狼居胥,在此,霍将军祭天祭地,封狼居胥,然后率部直奔袭匈奴至贝加尔湖。这是怎样的气势?这是怎样的功业?
英武的将军也并非所向披靡。就在我受伤的那场战斗中,匈奴竟然在一天之内发起两次进攻!正说着,又看到了远处匈奴的火把,和在火光中隐隐约约飘动的胡旗。我转身把剑,几位士兵也已经严阵以待,准备出战迎敌。站在队伍最前面的,是霍将军。他嗖地一跃而起,厉声问道:“想回去吗?”将士们答道: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!”说完,将士们争先恐后地提剑冲向了敌军……
让人怎么也不敢相信,这样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,这样一位天下无敌的英雄,在匈奴未灭、胡虏未尽之时,竟然病逝,年仅23岁。
我回到21世纪,看着17岁的少年还在懵懂度日,看到20岁的青年还无人生打算得过且过,那么,23岁的我会是怎样的呢?刚好大学毕业吧,是否正在为职业高不成低不就而彷徨踌躇?
人,要活多少岁才能展现自身的价值呢?23岁的霍去病英名传千古,可以给我们一个不错的回答。
- 1提交作文
- 2系统自动打分写评价
- 3完成
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,满分60分,给出具体分数和评分理由。
评分:52分
评分理由:
1. 内容与主题(20/20分):文章紧扣"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"的主题,通过穿越的设定与霍去病将军共同经历战场,生动展现了英雄形象。内容充实,情节完整,主题鲜明。
2. 结构与逻辑(16/20分):文章结构清晰,从受伤苏醒到与霍将军并肩作战,再到回到现实的思考,逻辑基本通顺。但部分段落过渡略显生硬,如从战场到现实的转换可以更自然。
3. 语言表达(10/12分):语言流畅,描写生动,特别是战场场景的刻画很有画面感。但个别语句可以更精炼,如"黄沙...霍将军"这段重复信息略显冗余。
4. 思想深度(6/8分):结尾的思考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性,将历史与现实对比,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但这一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,增加更多个人感悟。
优秀之处:
1. 历史人物形象塑造成功,通过语言、动作等细节展现了霍去病的英雄气概。
2. 场景描写生动传神,战场氛围营造得很好,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。
3. 结尾的思考提升了文章立意,将历史与现实联系,体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。
改进建议:
1. 可以增加更多与霍将军的互动细节,使"生活一天"的主题更突出。
2. 段落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,特别是时空转换处需要更流畅的衔接。
3. 结尾的思考部分可以更深入,结合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来谈,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。
4. 注意语言的精炼,避免重复信息,使表达更简洁有力。